鄭州近期將率先啟動核心起步區的提質更新,大致范圍為二七路、隴??焖俾?、玉鳳路、城北路合圍地帶 制圖/首席編輯楊芳芳
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張弋
自商湯定都鄭州至今,已有3600多年,在歷史長河中,鄭州商城一直處于城市中心區,文脈不斷。
有人說鄭州是“少年老城”,既有古都的深厚底蘊,也有現代城市活力。作為加快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,鄭州如何展現出歷史厚重的城市形象?商都這張文化名片需要被擦得更亮。然而現實中,人們提起鄭州,首先想到的文化標簽并非“商都”。
3600年前的王都,如何以新“妝容”亮相、出圈?2月14日上午,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啟動大會在鄭舉行,相關部門分享了最新的思路。
古都新生+商埠復興,這片區域大有可為
提及國內古都復興樣本的話題,繞不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和成都的遠洋太古里。今年春節,西安大唐不夜城再次成“頂流”。社交平臺上,大唐不夜城、大唐芙蓉園人山人海。太古里春節期間日均客流量約5.7萬人次。
鄭州市規劃院孫玉娟說,西安大唐不夜城是將盛唐文化和商業街區文化進行現代演繹,打造出一條國際領先的商業步行街,成為文化展示和體驗的首選之地;成都遠洋太古里則保留傳統街巷,重現老成都市井風貌與人文韻味,以現代詮釋傳統。
“目前的鄭州商城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成熟,基本能滿足居民生活生產需求,但距打造“大唐不夜城”這樣的商業街區,還有很大差距。”孫玉娟說。
借鑒樣本、結合自身情況,鄭州提出“古都新生+商埠復興”的提升目標,擬通過文化復興行動、產業賦能行動、景城融合行動、交通提升行動、品質宜居行動實現城市中心活力復興。
其中,文化復興行動是要延續城市文脈,保護好歷史遺存,并進行活化利用,多元展示,打造王都文化、百年德化、商埠文化、城隍文化等文化品牌,形成國際商都文化IP;產業賦能行動是以文化帶動傳統商圈進行傳統商業提質升級,重振城市中心商業區,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和活力消費圈,打造消費新地標并釋放文旅消費潛力。景城融合行動是要整體打造歷史地段,將歷史文化風貌區按景區進行建設申報,打造可沉浸式觀游的開放式景區。
“近期將率先啟動核心起步區的提質更新,是國際商都顯形象、立功能的重要區域。”孫玉娟稱,起步核心區面積約7.5平方公里,是二七路、隴??焖俾?、玉鳳路、城北路合圍地帶。
商都是這座城的根與魂,“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”要來了
當天的啟動大會,市資源規劃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場,就打造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提出建議。
鄭州市城鄉建設局負責人給出三點建議:一是要在規劃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項目策劃,統籌結合項目片區的地理人文城市建設基礎等各種條件,做好片區更新的戰略定位和規劃設計;二是要落實好項目推動,做好落實工作,要及時確定實施主體,做好項目啟動實施的統籌協調工作;三是為項目服務好,將按照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更新項目的推進機制,抓好各項落實,派專班專人跟進,幫助協調解決項目落地中遇到的難點問題。
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顧萬發看來,商都毫無疑問是鄭州這座城市的根與魂,但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考慮,基層的工作一定要抓好細節,在終端層面給予支持。顧萬發強調,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涉及很多項目和片區,做好這些項目的跟蹤很重要,能節省很多時間。
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,目前,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內11處文保單位,31處歷史建筑以及城市書房、文化一展等基層綜合文化性服務中心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,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旅游設施,取得了很大成效,實現了文旅融合發展,“下一步,將做好國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,借鑒國內外先進歷史文化片區的成功經驗,積極探索適合鄭州本土的獨特的文旅發展模式。”